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
|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表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表反映出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 B.西文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
|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没落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 |
|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
|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
|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成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
|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
|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
|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 A.先秦儒学 | B.汉代经学 | C.隋唐佛学 | D.宋明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