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 | B.打越洋电话 |
C.用电灯照明 | D.网上购物 |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
A.汽船 | B.火车 | C.计算机 | D.电灯 |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 B.城市化进程加快 |
C.知识经济的产生 |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浙江省2009届高考押题卷29题)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
(2009年3月山东烟台市高三诊断12题)“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自然资源很丰富 |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
D.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