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2)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近代以来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提问人 |
籍贯 |
提问内容 |
回答要点 |
某君 |
广州 |
请问照相新法 |
详细介绍 |
某君 |
烟台 |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
友人 |
金华(浙江) |
西国如何防治烧伤、烫伤 |
介绍具体方法 |
友人 |
上海 |
美国今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 |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
材料二
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日洋楼,彩轿日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
(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
地方政权组织的建立,是国家政权重要的组成部分。
观察下列历史地图,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趋势,对于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意义。
请回答:
(1)图①和图②分别反映了哪种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导致了哪些危害?
(2)概述秦朝、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简述行省制度的意义。(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二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1)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4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由谁开启?如何评价?(6分)
(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2分)
(4)“授权”与“尽忠”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积极意义?(10分)
“授权”:
“尽忠”:
意义: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高度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解体,中国近代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对于殖民主义的作用,马克思说过:“……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农村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2)鸦片战争后它的命运出现了怎样的改变?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状况,说明马克思的上述观点。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请回答:
(1)中共八大明确指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哪一段历史时期的现象?
(3)图三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改革的方式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最早的经济特区面貌。请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