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 C.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 | D.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
下图反映了爱尔兰财政危机的状况,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风险。2010年l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这一事件
①说明爱尔兰是欧共体国家
②表明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 C.②③ | D.③④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06年,日本联合德国、印度、巴西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
198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 )
①经济区域化进一步发展 ②欧盟各国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③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限额。”这一法律说明()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
|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
|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
|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版图,其中变动最大的是( )
| A.爱琴海地区 | B.奥匈帝国 | C.德国 | D.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