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采取的相似做法。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衣着服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衣着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服装。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从90年代以来,伴随人民思想的解放,中国人民的着装,已经从灰蓝单调的服装走向五彩缤纷,不仅服装的颜色在变,而且服装的样式、服装的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大型服装商场经常举办服装表演,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人们的衣着服饰呈现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明清故宫和皇帝的宝座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 “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 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古希腊时期的剧院遗址英国下议院开会照片
材料四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两大特点?
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鉴戒的教训?
根据材料三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请综合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要求:不要分别叙述,要综合概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就是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请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和人民政府为完成“更伟大”“更艰苦”的任务, 1952年前在经济、对外政策两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对策 ?(2分要求:经济、对外政策方面各答出一项即可)
1953年以后,中共和人民政府充分地展示了执政能力了。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1954、1955年这两年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制度和外交两方面探索上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
请指出中国共产党在60年的执政实践中最严重的失误是什么?
自1978年以来中共和人民政府全面实行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也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请结合中共和人民政府在国家统一和经济体制两方面的革命性设想来评价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中共和人民政府的执政实践得失中分析这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1分 要求:答出一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的演说
材料二(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和各国的人权和主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告
依据材料一,简述丘吉尔发表这篇演说的背景。这篇演说表明,英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材料二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依据材料三,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
结合上述材料,请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最积极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雄,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另一个苏联文件报导,约有1 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1929—1932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一20%。危机发生以后,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4分)
材料二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材料三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事情的真相是,承认是得到了渴求俄国市场的企业界人士广泛赞颂的,罗斯福的决策仅仅是使美国的行动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相一致而已”。
——莫里森:《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历史影响。(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孙中山受到了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看到了新的力量和希望,决心联合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
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摈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华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材料三 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先生思想的转变对实现国共合作起了什么作用?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国共合作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是如何“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有关的国共和谈达成的相关协议没有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历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你得到什么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