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请以“重阳”为话题进行微写作,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语言简明、连贯,40~60字。
答:
阅读下面一位高三学生参加某高校中文系自主招生的一段自荐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贵校是一所闻名①xiá( )ěr( )的文科重点大学,能进入贵校学习是我的人生梦想。②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无论对文史哲还是对理化生都有广泛、较深入的了解。③在去年全国高中物理联赛中,我取得了福建赛区一等奖。④我曾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凭着敏捷的反应、犀利的口才、优雅的风度,令对手自惭形秽。⑤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评委,因而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⑥相信我的到来一定会使贵校倍感荣幸。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文中②-⑥处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2 分)
第处(只填序号),改为
第处(只填序号),改为
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画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不得超过15个字。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①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得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这封信有四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其中的三处。
××学兄:
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顺祝
夏安!
弟××
2013年6月6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3·高考安徽卷)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再见!
路萍:也谢谢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