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江上秋夜
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①道潜(1043-1102),字参寥,杭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俗姓何,本名昙潜,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与苏轼、秦观友善。
②井梧,即井边梧桐。本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试加以简要分析。
诗歌第三句“断”字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它在诗歌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请简要分析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的丰富含义。
结尾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简要分析。
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斋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金]赵秉文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单分析。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