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成箱的银耳和木耳,码放在三居室的各个角落。俯身细嗅,清香扑鼻。“这是山的味道。”来自山区的马永生,对山货有着特殊的感情。
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年底马永生开了家卖山货的淘宝店。毕业即创业,马永生认为自己并非一时冲动。“我的性格不适合当中规中矩的上班族,我有我自己的路。”
如今,他的网店年销售额已近百万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生活圈子的宽窄有时会影响心灵空间的大小;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外在生活空间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我们心怀阔远,我们的生活天地依旧会无限宽广。
你是如何理解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明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在梳头的时候,常会惊讶自己掉了那么多头发,唯恐头发掉光,但是过了很久头发依然是那么多。这是因为容易发现掉头发,而不容易见到也有新的头发同时在生长。
一样的道理,我们对于许多事物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明显可见的变化,却忽略了潜在蕴发的一切。
读了上述材料,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北市文化局长龙应台曾被要求当场简明扼要地回答“文化是什么”的问题。
她说:“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恭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或体验?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到操场看一场足球赛,他椅子的另一端坐着一位老人。比赛中场休息时,年轻人和老人聊到代沟问题,他用不屑的口气说:“有代沟是必然的,因为老一代人根本无法理解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老人不解地问。年轻人大声而狂妄地说:“这还不简单?因为彼此成长的环境不同嘛!你们小时候见过电视、智能机器人吗?你们见过太空旅行、月球登陆吗?你们见过核能发电厂、小巧的掌上电脑吗?”
老人静静地听完后,微笑着说:“孩子,你说的都对。我们年轻时,你说的那些东西确实没有见过。于是,我们努力让这些梦想成为了现实。现在,我想知道的是:你们这一代能给你们的后代留下点什么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用规范汉字书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