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共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名之者谁   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谪: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颍州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段(三)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词语。( 4分)
夫环而攻之环: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攻亲戚之所畔畔:
翻译以下句子。( 2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

A.道德 B.道理 C.施“仁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道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本章所提观点的看法。

文段(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⑴以头地耳⑵祲降于天⑶长跪而之⑷寡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天子之怒”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溪而渔/执策而之曰 B.至于者歌于途/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C.遂书以其亭焉/之者谁 D.四时之不同/至若春和

用斜线(/)为文中画展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甲】【乙】两个选段在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肉食者鄙:(2)公将之驰: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4)彼竭我盈: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说说。
长勺之战中鲁国以弱胜强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得到的启发。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于是项王乃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释】①舣:使船靠岸。②籍:项羽的字。③赐:赠。④面之:指吕马童转过脸来,面对项王。⑤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我的头,好去讨封赏。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项王曰()(2)纵江东父兄怜而我()
(3)见汉骑司马() (4)非故人乎 ()
用“/”给下句划分停顿(停一处)
尝一日行千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看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如何评价项羽自刎乌江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