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宋朝杨万里《小池》一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第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阅读下面这首词。
更漏子(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①,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②。
【注释】①眉翠薄:眉翠间的色彩已稀疏淡薄,形容女子无心描眉。②明:天亮。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女子?(2分)
下阕借助“”、“”等意象,并以“空阶滴到明”与上阕的“”一句相照应,更将室内人的情感推向极致。
社 日①
张 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分为春社和秋社。前两句描绘了稻粱肥、、 等一系列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
试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醉”字所蕴涵的情感。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宋]苏轼的《梅花》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注】这首诗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请展开想象,简要描述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画面。(2 分)
诗中的梅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有着怎样的品格?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2 分)
这首诗借梅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