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
(1)该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应事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
(2)若用该装置制取O2,反应物除了可选择二氧化锰和________(填试剂名称),还能选择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和水。
(3)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取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等气体。
a.H2 b.CO2 c.NH3
(4)此装置中加入漂白粉和浓盐酸也可以制取Cl2。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使用在空气中放置的漂白粉和浓盐酸发生反应,则制取的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②
,有机物A的水溶液显酸性,遇 FeCl3不显色,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结构。试根据下图中各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符号);
(3)上述变化中,属于缩聚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消除反应的是_______(均填反应编号);
(4)物质B用盐酸酸化可得到产物W,W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属于酚类,同时也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的HCHO可以用甲烷和必要的无机原料制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①
常温下,将a mL 三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
c(一元酸) |
c(NaOH) /mol/L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c(HX)=0.1 mol/L |
0.1 |
pH = x |
乙 |
c(HY)=0.1mol/L |
0.1 |
pH = 7 |
丙 |
c(HZ)=0.1 mol/L |
0.1 |
pH = 9 |
(1)上述三种酸中一定属于强酸的是___________;
(2)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
(3)甲组中x的值_____7(填>、<、=);
(4)部分实验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下图:
①表示乙组实验的pH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上图中表示溶液呈中性的点为_________,表示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
③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Q(Q>0),
(1)该反应所用的催化剂是 (填写名称)
该反应450℃的平衡常数 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3V正(H2)=2V逆(NH3) |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
(3)如上述反应若第5分钟时达到平衡,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2)为______________mol/(L¯min)。
(4)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研究目的 |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1>P2)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图示 |
![]() |
![]() |
![]() |
![]() |
以下反应①②可用于从不同原料中提取碘: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1)反应①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中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反应①②可推知______。
a.氧化性:IO3->SO42-b.氧化性:MnO2>NaIO3
c.还原性:I->Mn2+d.还原性:I2>NaHSO3
(3)已知NaI和NaIO3在酸性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最少的是反应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