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 B.迁移农业 |
C.种植园农业 | D.乳畜业 |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问题。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
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 )
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②距冬季风源地远③纬度低,是温带④为山地背风坡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图示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冬小麦、玉米、大豆 |
B.春小麦、玉米、甜菜 |
C.甜菜、大豆、花生 |
D.玉米、高粱、甘蔗 |
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
A.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 |
B.冬小麦、大豆、甜菜产量居全国首位 |
C.全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 |
D.夏季热量充足,日照长,作物一年一熟 |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问题。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发电 | B.防洪 | C.养殖 | D.梯级开发 |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河流航运十分不便 |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只有小部分可通航 |
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是( )
A.准噶尔盆地—长江三角洲 |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
C.准嘴尔盆地—珠江三角洲 |
D.塔里木盆地—珠江三角洲 |
西气东输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河西走廊②宁夏平原③黄土高原④渭河平原⑤华北平原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
C.提供大量劳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问题 |
A, B所在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题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问题。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A.水分差异 | B.热量差异 |
C.地形差异 |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
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据此回答问题。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在于( )
A.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影像 |
C.为用户提供卫星遥感图像 |
D.供用户随时查询有关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主要是( )
A.地理图象信息 | B.地理空间信息 |
C.各类数据信息 | D.地理文字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