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
|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 |
| 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
|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关税的法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仿效,到1932年4月就有76个以上的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各国的关税同盟迅速建立 | 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
| C.世界经济秩序走向了混乱 |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
歌谣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实写照。如:“手中端碗汤,两眼泪汪汪;打没几颗米,尽是草和糠。亩产十万斤,饿得心发慌;假话哄死人,农民遭了殃。”这一歌谣反映了()
| A.解放前农民生活十分困苦 | B.旧社会农民承受的剥削沉重 |
| C.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不满 | D.“文化大革命”影响农业生产 |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设立的专家组于2011年10月28日公布裁决报告说,欧盟反倾销税针对的对象是来自中国的皮鞋制品,其贸易惩罚措施针对一个国家,而不是企业个体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专家组还认为,欧盟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对中国制鞋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缺少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也是世贸规则所不允许的。这表明()
| A.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
| B.世界贸易组织主要任务就是调解国际贸易纠纷 |
| C.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作用 |
| D.中国皮鞋进军欧盟市场的障碍已经完全消除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各地区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区位优势,吸引有限资源,从而奠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理论上来说,资本在寻找投资地时考量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地的生产费用成本。而恰恰在劳动力成本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资本外移成为导致(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这说明()
| A.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同样面临挑战 |
|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 C.资本外移不符合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 |
| D.劳动力成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
有学者认为,虽然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整残了世界经济,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但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以邻为壑的政策相比,其危害要小得多。面对经济危机,各国不再采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关系日趋地缓和 |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广泛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