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稳定经济来源的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得纤毫毕露。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现代大学生也潮流般地加入到了“负翁”一族。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已经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有些学生年消费2万多元,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已经越来越被众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在家庭条件允许、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的情况下,预支一点也无妨。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观点二认为,当正常消费变成超前消费甚至负债消费之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然会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各种大学生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大学生而言,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
(1)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角度分析观点一蕴涵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观点二,说说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到“六个依靠”:依靠结构调整,这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依靠科技进步,这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依靠加强管理,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依靠强化法制,这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保障;依靠深化改革,这是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依靠全民参与,这是节能减排的社会基础。
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迎接低碳经济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材料一: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这一数据是2.56倍,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降至1.82倍。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到2009年已变成3.33倍。
材料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实现社会公平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共产党以全球的战略视野,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实施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把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有效地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风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党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党的执政水平明显提高。
材料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可能是最早摆脱金融危机困扰的国家。2009年初我国部分经济领域已经呈现复苏的迹象。
运用政党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可能最早复苏的优势。
当前,房地产行业过热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中央强调:将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试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住房价格的原因。
小明是一名大学新生。在开学前,他打算买一只手机.小明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手机只是为了联系方便,所以,功能没有必要过多;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亦过高。最后,小明终于买到一款性能较好、价格适中的手机。
对小明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