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推出的第二季总冠军受到万众瞩目。“中国好声音”强调现场的冲突性、选手的实力与情感,剔除了以往综艺节目中过于陈旧的“秀”的套路,把好声音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使自己迅速超越其他选秀类节目。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②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③文化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④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注入时代元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最近,有关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入超”、“文化赤字”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观点强调,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和生产文化产品,这是削除“文化赤字”的根本之道,如果拘泥于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就有点破落大户的味道了。这告诉我们
①要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2月10日,安徽青年报载文指出,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A.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 |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
2009年11月19日,美国驻华使馆教育交流中心主任蓝莺女士表示。“2008~2009学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人数已接近10万,比前一学年增长21%。”材料反映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我国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 ④我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刊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问卷调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可形成“黄金周”和“小长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的增减引起了一些的声音,不过根据问卷调查显示,7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增加国家法定节假日利大于弊。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D.客观随着主观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家庭结构日趋多元化使家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组织评选了“孩子最喜欢、最不喜欢的10句家庭教育用语”,希望借此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积极作用。这体现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环境 |
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C.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
D.文化对人有持久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