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省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就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该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素质。目前,广东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的力量。

2010年11月10日,某市政府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你是否赞同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l 1.2%,到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
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怎样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谈谈你的建议。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0年,我国有多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在20%以上,这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面对“涨薪潮”,不同的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关网络调查显示:大部分员工认为,工资越高越好,薪水越涨越能提高生活水平;但是,一些经营者却担忧涨工资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员工和经营的不同态度分别进行评析。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