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下题。“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 )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要通过实践 |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③④ | D. | ②③ |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 | 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
B. | 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
C. | 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
D. | 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就是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按照部署,要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增值税的改革体现了
A.税收的强制性 | B.税收的无偿性 |
C.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 | D.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国务院也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中国货币当局充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之后作出的有力“亮剑”!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材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
A.是我国金融业的领导力量 |
B.管理我国金融业经营的机构 |
C.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
D.具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扩大内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措施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初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④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