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物工程中的相关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 |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
C.单克隆抗体来自杂交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优点 |
D.在对原肠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
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导致()
A.遗传性状改变 | B.遗传密码改变 |
C.遗传信息改变 | D.遗传规律改变 |
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l种 | B.4种 | C.8种 | D.16种 |
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
C.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 D.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橙黄色的脂肪滴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 |
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裴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花生种子的子叶作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上述试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和豆浆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 | B.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 |
C.糖类、蛋白质、淀粉 | D.淀粉、脂肪、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