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相符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法,也使用了显微观察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既使用了模型建构法,也使用了概念图法 |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也使用了归纳总结法 |
D.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也使用了系统分析法 |
右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g两点催化根细胞细胞呼吸的酶有所不同 |
B.M2曲线g点以后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K+的浓度 |
C.g点根细胞内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体 |
D.g点以后,采取中耕松土的措施可使曲线呈现M1的变化趋势 |
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色素乙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 |
B.提取色素时加入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 |
C.水稻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量是(甲+乙)<(丙+丁) |
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5cm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②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③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A.② | B.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根尖生长点细胞有细胞周期,其中的化学成分不断变化 |
B.乳酸菌、酵母菌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线粒体和DNA[ |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合成有机物 |
D.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细胞吸收二氧化碳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