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噬菌体是研究遗传物质的良好材料,它只含有蛋白质和DNA。后来人们发现,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含有溶菌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赫尔希用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在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短时间保温后,要进行搅拌、离心,搅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                     
(2)某研究人员采取了不同于赫尔希的研究方案:
甲组:蛋白酶+噬菌体→保温→提取出纯净的DNA→接种到大肠杆菌上→无子代噬菌体产生
乙组:DNA酶+噬菌体→保温→提取出纯净的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大肠杆菌上→无子代噬菌体产生
该研究人员对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提出质疑,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和蛋白质。
①该研究人员能得到纯净的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外壳,利用了酶的            性。
②你认为该研究人员得出的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甲组没得到子代噬菌体?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曲线表示某种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数量变化。⑤阶段细胞核DNA数为________。
(2)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有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
(3)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 、_____,⑤所处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
(4)与正常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染色体数减半的是________。

下面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其化学元素组成是________。
(2)DNA是________空间结构,2 4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原则,该分子复制时所需的直接能量物质是
(4)若该DNA分子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G/T+C为0.4,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 A+G/T+C应为_________。该DNA分子中A+G/T+C应为_________。

甲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为某动物能量流动图解,请回答:

(1)甲图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Z为J/cm2·a,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2)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计算甲图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若要调查该池塘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则一般采用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物质循环、
三个方面的功能。
(3)乙图中A、C分别代表的含义为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图1          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植物体的特定部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分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由和_____组成。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细胞_____(用图中细胞编号回答),该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
等液体中。
(2)图中细胞Ⅰ完成的免疫应答过程③有两种机制,一种是通过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
____,抗原释放出来;另一种是通过活化靶细胞内核酸酶,破坏靶细胞的DNA,从而诱导,同时抗原也被消灭。
(3)巨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巨噬细胞需要_____(多选)。

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 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
C.合成大量ATP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

(4)图中“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产生的细胞分泌物是_____。
(5)图示①—④的4个途径中,一定会发生膜上受体与细胞外分子相互识别过程的有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