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科学事件中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的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B.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
C.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
D.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
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
B.叶绿体膜由双层膜组成 |
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
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 |
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的总重量增加 |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C.内质网的膜 |
D.蓝藻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
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
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
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 |
B.曲线1作为对照实验 |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
D.若反应温度升高,则A点上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