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半球晴朗夜空,经过连续观察发现恒星B在绕恒星A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恒星是北极星, |
B.恒星B绕A运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
C.恒星绕A恒星是顺时针运动 |
D.B恒星绕A恒星是逆时针运动 |
如果B恒星北京时间21:00出现在图示位置,它第二次出现在该位置的时间是第二天的( )
A.北京时间21:9′10″ | B.北京时间21:3′56″ |
C.北京时间20:56′4″ | D.北京时间21:48′46″ |
关于A恒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太阳系 B.A属于银河系
C.A属于河外星系 D.全球各地皆可以看到A
读图 “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b点在a点的方向为( )
A.东南 | B.东北 |
C.西北 | D.西南 |
飞机由c点飞往d点最短航线是( )
A.一直沿东北方向 |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C.先向北再向南 | D.先向南再向北 |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纬度为70°,且该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2题。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为( )
A.3日2时40分 | B.3日21时20分 |
C.4日2时40分 | D.4日21时20分 |
有一架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沿图中虚线示意路线飞行,至M点降落,则( )
A.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 B.飞行中一直阳光普照 |
C.航线是Q![]() |
D.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 |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回答1—2题。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A.冬春季的南坡 | B.夏秋季的南坡 |
C.冬春季的北坡 | D.夏秋季的北坡 |
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 | B.正午太阳高度 | C.天气状况 | D.植被覆盖率 |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后回答1—2题:形成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流水侵蚀作用 |
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A.大理岩 | B.砂岩 | C.花岗岩 | D.玄武岩 |
读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完成1-3题。③板块是
A.亚欧板块 | B.太平洋板块 | C.大西洋板块 | D.印度洋板块![]() |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2010年10月印度尼西亚“两天三灾(火山、地震、海啸)”是有哪几大板块相互运动造成的
A.②③ | B.④⑥ | C.④⑤ | D.①③ |
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