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也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太平天国
A.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 B.经济政策与政治制度脱节 |
C.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 | D.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 |
宋徽宗时期,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
①宋政府力求扩大税源 ②宋代的商业比较发达
③“坊市”制已经被打破④宋代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已出现矛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朱弁《曲淆旧闻》“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司马光《涑水纪闻》“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下列对唐宋时期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干弱枝,内外相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对军力部署的基本要求 |
B.唐朝后期这一原则被破坏 |
C.北宋初期将兵权收归中央 |
D.封国是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美国与日本、欧共体之间的外贸关系由1950-1960年的顺差转变为1970-1973年的逆差,如表所示,这种现象表明( )
年代 |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1973年 |
与日本 |
+2.4 |
+2.0 |
-15.9 |
-19.4 |
与欧共体 |
+2.0 |
+10.7 |
-5.8 |
-17.8 |
①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美国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都迅速发展
③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④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