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 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 A.甲午战争爆发 | B.中华民国建立 |
| C.抗日战争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说:“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 A.追求自由平等 | B.追求现世幸福 | C.反对禁欲主义 | D.反对等级观念 |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动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
|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8~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B.人类摆脱宗教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
|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
西方学者麦马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
| A.智慧和德行 | B.民主与科学 | C.金钱与权力 | D.法律与宗教信仰 |
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