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 | B.维新思潮 |
C.马克思主义 | D.新文化运动 |
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奏;“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人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 B.外国资本支持民族工业发展 |
C.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 | D.民族工业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
《管子》中有一句话:“彼鸿有时而南,有时而北,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惟有羽翼之故”,意思是领导者因为有辅佐他的人,所以不怕掉下来,可以随心所欲。齐桓公也感慨说“寡人之有仲父,犹飞鸿之有羽翼也。”其中“仲父”推行的改革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是
A.废除了井田制 | B.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 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 D.建立了郡县制 |
某一寺院的墙壁上题着这样一首无名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诗主要反映的是①临安交通发达②那时已经有交通地图了③人民渴望收复失地④南宋统治腐化苟安
A.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 |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A.孝、廉![]() |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
C.科举考试的办法 |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