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
|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 D.清政府己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 A.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 |
| 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的进展 |
| C.维新派在进行的公车上书 |
| D.《新青年》杂志中的相关内容 |
晚清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北京条约》签订后 |
| C.《马关条约》签订后 |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民族英雄戚继光抒发立志报国情怀的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 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是()
| A.都江堰 | B.灵渠 | C.大运河 | D.赵州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