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年,耗银3000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17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更是不胜负担。这段材料
|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的主因 |
|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的结局 |
小陆同学在学习历史中,他用“刘叶煮粥喝”谐音法来记忆某次起义的领导人,那么它是
| A.武昌起义 | B.南昌起义 |
| C.秋收起义 | D.广州起义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个不平等条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
| B.都有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内容 |
| 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
| D.都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
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
| C.驻扎外国军队 |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皇帝为下图一位民族英雄写的挽联,这位民族英雄就是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
| A.岳飞 | B.林则徐 | C.邓世昌 | D.康有为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左宗堂主张放弃西北 | B.左宗棠外交收回伊犁 |
| C.左宗棠在新疆设立行省 | D.左宗棠收复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