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欧洲近现代史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读图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原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1)图一反映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影响如何?
(2)图二是哪一个条约签订的场景?这次条约的签订中国产生的影响。(2分)
(3)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此和约在中国引发了什么运动? (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上两则所反映出的欧洲发展历程,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各不相同,让我们探寻人物,见证历史。
【跨越时空碰撞的思想者】
伏尔泰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民主政治的创立者之一,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家。然而……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1)结合材料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伏尔泰启蒙西方"的思想精髓在法国大革命中以什么文献体现的?
【同一时空迥异的领导者】
乾隆和华盛顿两个人一个是留辫子的哈,一个是穿西装的总统。乾隆与华盛顿是同时代的人,而且都是在1799年去世的,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两个人身上的现代性实在相差太大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就是两个国家的差异。
(2)"两个人身上的现代性实在相差太大"在政治体制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同一地域战争的疯狂者】
人物一:……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
人物二:在很多人眼里,他被称之为"战争的召唤者"、"魔鬼的代言人",因为他给世界带来的是灾难和灭亡,是无尽的战争和流血。一个曾使德国一度辉煌而又亲手毁了德国的人。
(3)材料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他们都曾想武力统一欧洲,却都以失败告终。你如何评价他们发动的战争?

教材后面的“材料阅读”栏目,可以我们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请你阅读某课的“材料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党项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下同)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一样)。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从这段材料中找出辽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 材料二中提到宋代出现了“纸钞”,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请你对城市和农村“人民日常生活方面”各举一例。
(4)材料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请你任意举一例来说明宋朝政府所起的作用。(1分,例如,政府派人推广占城稻。学生不得再举此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音:rěn;意:一年或一次的收成),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3分)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2)材料二中的“市舶”指什么?(2分)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是怎么做的?(2分)
(3)宋朝“市舶”范围较广,你能说出到达过哪些地方吗?(2分)假如你是当时的商人,在远洋航行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2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时刻挂在嘴边的话(如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唐太宗认识到哪一实质性问题?(1分)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1分)
材料二《贞观政要》里的几句话(已作放大处理)

(2)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盛世局面?(1分)结合材料二,说一下此盛世局面与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关系?(2分)
材料三《唐语林》摘录

(3)《唐语林》中的“上”是指谁?(1分)“开元初”是指什么时期?(1分)
(4)材料中的“上”是如何“留心理道,革去弊讹”的?(2分)由此出现的“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的局面被称作什么?(1分)
材料四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拨翟,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卷,非但人得荐士,亦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是,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
(5)材料四主要反映了武则天采取的哪一措施?(1分)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这与材料三《唐语林》“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关系?(2分)
(6)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怎样才能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品中考网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A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B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材料二他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节选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A、B两处的填空。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政策导致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从唐朝到清朝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