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小做时间的主人
“时间”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词 一天等于24小时  1440分  86400秒 流行的一句名言是 时间就是生命 怎样做时间的主人 而不浪费生命呢 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问题
我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常常教育我们子女要“今日事,今日毕”。在他的严格教育下,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养成了今天能完成的事决不拖到明天的习惯。这种习惯使我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童年时代,我最崇拜大发明家爱迪生。我读了很多他的故事,后来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斤斤计较时间,努力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是爱迪生成功的决窍。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的一个假期里,我对《数学——1000个难题》爱不释手,就决心在三周内完成全部难题的演算。到最后三天时,还有200道题没解完。于是我关起门来加倍努力,睡眠时间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终于按计划完成了运算。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能不断给自己规定进取目标,身上没有一点压力,往往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大好年华也会白白流逝。
人们常说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工作和学习时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曾记得小学时,有一次我正在解数学题,邻居家发生了一起未成灾的失火,当时人声喧闹,而我却丝毫没有觉察,直到被父亲拖出室外才知道。
愿我们珍爱今天,从今天开始,争做时间的主人,把一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1)写出文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觉察——(       )   珍爱——(       )
②反义词:勤奋——(       )   有限——(       )
(2)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抄下来。(3)
①启发人们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         )
②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    ③美好时光。(         )
(3)给第1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在文中用“——”画出表示“今日事,今日毕”意思的有关词句。
(5)填空。
第四自然段写了作者自己                                        的事,说明要不断给自己规定进取目标,才不会让大好年华白白流逝。
(6)你对“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试结合实际生活谈谈。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外阅读。
剑胆琴心谭嗣同
在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是一个(①)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剑胆琴心”的雅号。
谭嗣同自小心胸坦荡,为人仗义,颇仰慕古代侠士,于是12岁时开始随“通臂猿”胡七与“义侠”大刀王五学剑习武,当时与他( ② )的是一把“七星剑”。后来他得到了平生最崇敬的人物文天祥的两件旧物:“蕉雨琴”与“凤矩剑”。从此,他将“七星剑”留在“大夫第”,将“蕉雨琴”和“凤矩剑”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因此,他得到了这样一个雅号——剑胆琴心。
(1)根据提示,在()处写上合适的成语。
①头顶云天,脚踏大地。 ()
②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2)谭嗣同的师傅是哪两位?

(3)谭嗣同有一个什么雅号?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8分)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美丽的花园里。
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看见红的花,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1)根据短文说一说:春天在里,在里。
(2)模仿短文,写一写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借光读书
我国古代有个人名叫匡(kuāng)衡(héng),自幼勤(qín)奋(fèn)好学,刻苦攻读诗文。但由于家境贫(pín)困,无钱买蜡烛,夜间读书没有灯,很是着急。他的邻居是个有钱的人家,一到天黑,室内蜡烛高照,灯火通明,却无人在灯下读书。匡衡为了不因家贫而影响学业,就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záo)了一个洞,借助从洞中透(tòu)过来的光亮坚(jiān)持(ch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了当时有名的科学家。
(1)填空。
“好”读“hǎo”时意思与()相反;读”hào”时的意思是()。“自幼勤奋好学”中的“好”应该读()。
(2)“灯火通明”的意思是()
A.灯火很明亮,把黑夜照得像白天一样。
B.灯火着的时间长,从晚上一直点到天明。
(3)匡衡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牛的大小
两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
一只蚂蚁爬到牛的蹄子上,说:“牛比碗大不了多少。”
另一只蚂蚁爬到牛角上,说:“不对,牛弯弯的,长短跟黄瓜差不多。”
牛听了,笑了笑,说:“请你们多走走,再下结论吧。”
两只蚂蚁在牛身上爬来爬去,爬了好一会儿,还没有爬遍牛的全身。它们说:“牛真高大呀!”
(1)照样子,填一填。
例:牛, 蚂蚁
大象,兔子
足球,地球
蜻蜓,飞机
(2)短文共有个自然段,请标示出来。
(3)你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出来。
①第一只蚂蚁爬到牛蹄上,认为()
A.牛很高大。 B.牛比碗大不了多少。
C.牛的长短和黄瓜差不多。 D.牛不是很大。
②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A.牛确实很高大。B.要爬来爬去才能明白道理。
C.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部分,要看全面。

默写古诗《元日》,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
(3)在我国,这个传统节日有许多风俗习惯,请你写出三种你所知道的风俗。

(4)把下列节日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端午节重阳节春节除夕清明节中秋节


(5)你能写出一幅对联吗?
上联:
下联:
横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