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昆明市某初中九年级六班开展了创编《文化强国》简报的活动。这份简报共分三大板块,每一板块都有尚未完成的内容,请你协助编辑进行补充完善。
![]() |
材料一:从举世瞩目的神舟、蛟龙、北斗到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基因育种……10年间,我国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材料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2月9日在京发布的201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2011年发表于世界名刊的论文计141篇,排在世界第10位,比2010年下降1位。美国仍然排在首位,论文数为2604篇。英国和德国列第2位和第3位,法国、加拿大、日本、瑞士、澳大利亚和荷兰排在中国之前。
材料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当今世界,创新能力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创新的重要性?( 4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认识?
近年来,我国在民生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新疆2010年向民生投入1170亿元,占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七成左右,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发展。宁夏实施“帮助一个贫困家庭解决一个孩子就业”工程,通过职业教育给贫困家庭孩子一技之长,帮助其解决就业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十二五”期间,宁夏还将从整体上缓解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建设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12.44万套,改造棚户区住房4.23万套。西藏、内蒙古、广西分别提出,“十二五”期间,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3%、12%和11%。
据此回答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建立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2)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
怎样正确对待网络谣言的影响?
如何理解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