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人们成功的用如下反应制得了氟:
①2KMnO4+2KF+10HF+3H2O2=2K2MnF6+8H2O+3O2 ②K2MnF6+2SbF5=2KSbF6+MnF4
③2MnF4=2MnF3+F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 B.反应①H2O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
| C.氧化性:KMnO4>O2 |
| D.每生成1mol F2,上述反应共转移2mol电子 |
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氟化钾;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⑤⑥ | D.①③④ |
(每空1分,共7分)
| 物质名称 |
丁烷与2-甲基丙烷 |
红磷与白磷 |
庚烷与十六烷 |
氯仿与三氯甲烷 |
氕与氘、氚 |
新戊烷与2,2-二甲基丁烷 |
2-甲基戊烷与2,3-二甲基丁烷 |
| 相互关系 |
|
|
|
|
|
|
|
一种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总质量增加了8.4g,组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是
| A.乙烯和乙烷 | B.乙烯和甲烷 | C.丙烯和乙烷 | D.丙烯和甲烷 |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仅作催化剂 | B.应将温度控制在140℃ |
| C.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混合溶液上方 | D.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
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 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
| 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 | D.次氯酸的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