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 |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C.将废电池深埋,防止重金属污染 |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最高价氧化物 |
B.铜与硫反应,生成黑色的![]() |
C.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同 |
D.Na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Na2O |
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MnO-4 |
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2-4、H+ |
C.c(HCO3-)=0.1mol·L-1的溶液中:Na+、K+、![]() |
D.强碱性溶液中:ClO-、S2-、HSO-3、Na+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IO)2,应密封保存 |
B.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
C.加热NH4Cl晶体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生成 |
D.SO2通入![]() ![]() |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46 g NO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SO3与水反应生成1mol硫酸 |
C.1L 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
D.足量铜与18mol·L-11L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的分子总数为9NA |
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
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实验后二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
(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
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 |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