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早,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了。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稚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⑨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发娉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像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11)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第3段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荷创造了哪些生命奇迹?请仿照下列句子④,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①烈日炙烤下,临危不惧,坦然自若;②在沉睡千年后,仍能绽放;
③ ④暴雨突至,清音飞扬,回肠荡气;⑤ 纵观全文,作者是按照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述荷的,而第④自然段所写内容却不是任一季节的荷,与前后文不一致,是否应当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本文语言优美形象,意蕴丰富。请从第②段和⑥段画波浪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1)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2)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我来品析第 句: 结合文本,说说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中“红尘人”是指什么人?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红尘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文章最后说,“荷,不答”,你在“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后,又有怎样的回答?请把你的回答写下来。(80-100字,6分)
“何”去“何”从
①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截至3月14日下午,当地有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1015微西弗/小时。一时间人人谈“核”色变。那么,什么是核辐射?对核辐射,我们该“何”去“何”从?
②核辐射就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包括携带很高能量的质子、中子、氦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等。放射性元素会不断地发生衰变反应,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并放出辐射,原子质量比较大的放射性元素也会发生裂变反应(核电站或原子弹)放出中子或其他射线,较轻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聚变反应放出中子或者质子射线,而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面也会产生大量的次级辐射。
③其实,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各种核辐射。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三种射线里面,alpha和beta这两种射线在空气里面传播的距离都比较短,不近距离接触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防辐射服”和普通的衣物对于人体外部的这两类射线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比如空气里面有一定的碳14,地下水和土壤里含有微量的氡等等。所以实际上,我们体内就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核辐射。更不用提穿透性很强的gamma射线,还有从天而降的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产生的大量次级辐射,人们受到的这部分核辐射一般称为天然辐射或自然辐射,所谓的“防辐射服”并不能防范这些辐射,完全隔绝这些辐射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④放射性物质在衰变时会释放离子辐射,这种辐射可以对人体内部化学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它会打断人体组织的各种原子和分子间的化学键,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我们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
⑤辐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碘元素,而碘元素在甲状腺中的含量特别高。白俄罗斯戈梅利地区的儿童甲状腺癌的比率,在核事故发生后上升了200倍;某些地区甚至上升了2000倍。此外,受辐射污染后6个月,会发生的机体变化,包括晶体浑浊、白内障、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血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各种癌症。亦会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等问题,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我们的基因里有可能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也展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儿童患病风险更高,因为孩子生长迅速,他们体内正处于分裂的期的细胞也多得多,从而因辐射而产生错误与损伤的可能性也大得多。
⑥核辐射,会使机体大分子发生畸变,甚至激发体内水分子产生自由基,继而损伤生物分子,导致放射病。据研究表明,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其导致机体过氧化有关。所以防范核辐射,除了避免与核辐射的“亲密接触”外,营养干预对抗辐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辐射食品构建概括地讲应包括:高蛋白、多无机盐、多维生素、适度脂肪、营养全面、数量充足。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核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机体,故蛋白质要有质量,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同时,由于人体消化道受损,导致其对各种糖的吸收效果不尽相同,故防治消化道损伤的效果也不同,其中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糊精等。而人体受辐射后食欲不振、口味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此外,增加维生素供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VK可减少出血,VPP减轻呕吐、恶心,V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为此宜多摄入一些对核辐射有特殊防治效果的食品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蜂蜜、枸杞等。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请指出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营养干预对抗辐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中第⑤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简述理由。
(1)“防辐射服”和普通的衣物对于人体外部的射线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可以完全隔绝外来辐射。所以,只要不近距离接触放射性元素,核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2)因为核辐射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所以辐射后儿童患病风险更高。
阅读理解。
多吃菜少吃饭的误区
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的饭桌上,经常会听到“多吃点菜,少吃点饭”的话。不少人觉得,饭只是用来填饱肚子,提供能量的,而每天饮食的营养都是从菜中摄取的。其实这种饮食习惯对健康并没有好处,恰恰相反,还会有损健康。
②多吃菜少吃饭主要是医生对糖尿病患者建议的饮食方式。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人体后容易被肠道吸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减退或丧失,这些葡萄糖无法被分解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危害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控制主食的摄入,但是为了不挨饿,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多摄入清淡的蔬菜,以达到果腹的目的。
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多吃菜少吃饭的饮食理念慢慢被大众接受,但却衍化出两种极端,一是只吃菜,不吃饭;二是吃了油腻饮食后不吃饭。
④只吃菜不吃饭在爱美人士中是最常见的,目的是为了减肥瘦身。很多美女经常为了减肥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一个星期强忍着不吃主食,每天就靠水果充饥,或者清汤寡水煮点蔬菜,搁点盐,填饱肚子,最后饿到无法忍受,一顿饭把饿掉的能量全补回来。
⑤吃了油腻饮食后不吃饭在男性中最常见。不管是饭局,还是聚餐,男人凑到一起,除了酒,就是各种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否则吃起来都觉得口淡。这种饮食习惯几乎称得上是大鱼大肉且大油,吃到最后,连胃都吃腻了,主食自然也就无关紧要了。长期这么吃下去必然会导致高血脂,还会出现啤酒肚。
⑥这两种吃法都是对多吃菜少吃饭的误解。人每天所需的能量有50%~60%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米饭和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作为人每天的主食,它们所提供的能量是人体新陈代谢所需动能的主要来源。如果放弃主食只吃菜,诚然也能提供人体一部分能量,但结果要么像第一种吃法,能量不足,肠胃都饿坏了;要么就像第二种,营养过剩,转化为脂肪贮存或是进入血液,危害心血管系统。
⑦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是主食副食合理搭配,在保证每天足量主食的情况下,多吃蔬菜,吃适量的肉类以及豆类。当然,你也可以多吃菜少吃饭,但菜不要太油腻,饭也不能不吃饱。此外,应根据每个人不同年龄和身体需要合理地安排饮食,如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和骨骼阶段,活动量也大,除摄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还要辅以含钙质、糖分的食物;老年人则可以多吃些含维生素、低糖的食物。现在肠胃病患者比过去有所增加,特别是青少年的患病率趋向低龄化,这跟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受宠盲目地“瞎吃”有关。少吃饭多吃菜这种不健康的饮食观念应当及时地纠正过来。
⑧饮食习惯的隐忧在于饮食严重失去平衡,以致造成各种文明病产生。公众应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把握科学的饮食观念,即多样选择,节制油、糖、盐,另外,要记得适当分配及弹性调整的原则。食物应以五谷根茎类作为饮食金字塔的主要基础,例如萝卜熬汤代替排骨汤,平常先吃蔬菜及五谷杂粮类,即可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摄入。题目“多吃菜少吃饭的误区”中的“误区”具体内容是什么?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很多美女经常为了减肥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句中划线词的具体含义什么?
②“这种饮食习惯几乎称得上是大鱼大肉且大油,吃到最后,连胃都吃腻了,主食自然也就无关紧要了。”句中划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选文第7段文字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多吃菜少吃饭”会带来哪些危害?据此,请你结合文意,就“多吃菜少吃饭”这一误区提几点合理性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草根油菜花
①三四月的时光里,你只看见千朵万朵的黄花攒足了劲在田野里肆意地开着。你没有看到它们以种子的物态钻入地下时,如何隐忍着春寒,默默地蠕动,抱着咬定大地的信念,在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把春天一毫米一毫米,一厘米一厘米地抬高。
②那举向天空的黄色拳头,肯定握着一种誓言。你肯定想不到,那足金的花瓣是来自地下的一双双深沉眼睛,深情地守望着天空,与大地厮守在一起,风来雨去,寒来暑往,书写一种无言的静美;那纤细的花蕊是无邪的胸怀里迸发出的一束束光芒;甚至那翠绿的叶片是种子在风中遥寄给天空、蜂蝶、鸟雀的一方洁净手帕。
③河岸边、田垄间、小路旁、堂屋后,甚至一些郊区的垃圾堆里,你都能轻易找到它们的影子。它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像一支仪态矫健的仪仗队,在田野里排练春天的舞蹈。
④你拿着相机对准它们,由衷地感慨,瞬间按下快门,企图定格这份无言的美。你做出好看的姿态,想与大地上美好的事物产生关联。它们就那样自我地站着,不为你忽长忽短的镜头所动,不为你过于热情的颂词所动,它们并没有向你献媚,依然挺直腰杆,保持着仰望天空的姿态,这多像一个思想者远离尘世喧嚣的安静思考啊。
⑤唉,这些我行我素的民间艺术家,再多的赞誉也买不走它们的风骨。
⑥作为草根的油菜花,深谙自然之道。美也罢,丑也罢,风光也罢,落寞也罢,花开花落之间,生命无非是一场自我信仰的轮回和传承。繁华总会过尽,芬芳必然随风而逝,一粒粒种子的信念里,裹着无垠的春色和对美的恒久膜拜。
⑦春风是大地的教父,节气是种子的号令。春天里,它们集体赶赴一场大地的集会,没有喧嚣,没有计较,有的只是一种借着集体的力量成就生命大美的洒脱。你看,一朵花扶着一朵花,一片叶子依偎着一片叶子,一缕风亲吻着一朵花蕊,这朴素的情怀里拥着的是对大地的恩爱。我看见,一朵花不会去抢另一朵花的风头,一朵花轻轻触动另一朵花的嘴唇,在田间地头深情拥吻。多美的约会啊,它们的每次亲吻,都能使我们脚下日益被掠夺得心力憔悴的土地少去一道皱纹。
⑧当花瓣凋落,它们捧出颗粒饱满的果荚,更像我们的父辈,沾着脚下的泥土,用不倦的劳作让手中的谷物在季节深处沉醉。我知道,没有人会把作为草根的油菜花当作玫瑰,供奉在案头,也不会把凡俗的奶黄色当作钻石的成色去熏陶浪漫的情感。美,一旦脱离了地气,作为自我的占有,就意味着枯萎。
⑨这些年,我常常看到无辜的油菜花被印在旅游景点的广告照片和宣传名片上,为一些人商业的计谋助兴。我也常常看到,它们成为那些伪艺术家笔下的点缀,成为它们谋取个人功名的筹码。当自然的美被当作陪衬和换取功名的资本,不是艺术病了就是我们的心灵霉了。
⑩你站在田野里举着相机,支起画板,摆出姿势,草根油菜花们还站在原地,就是不肯为你屈膝。你们拍够了,玩累了,乘兴走远了,以谈资、照片、画作、乐曲作为回忆往事和自我经历的标记,它们并不因你们的暂时垂青而忘记大地母亲的教诲。
⑾热热闹闹的人群离油菜花远去,它们并不感到孤单,谦卑地面对大地和天空,庄重地盛开,然后凋落。它们顺从节气的号令,从体内掏出一粒粒饱满的或黑或紫或红的菜籽。我们从中榨出油,调剂人间烟火里的酸甜苦辣,我常常因有幸啜饮了这来自泥土之上的金色琼浆而感到幸福地颤抖。“这些我行我素的民间艺术家,再多的赞誉也买不走它们的风骨。”句中的“风骨”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意回答。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在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把春天一毫米一毫米,一厘米一厘米地抬高。
②你看,一朵花扶着一朵花,一片叶子依偎着一片叶子,一缕风亲吻着一朵花蕊。第8段中说“美,一旦脱离了地气,作为自我的占有,就意味着枯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回答。
题目“草根油菜花”中的“草根”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7分)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 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 秋夜》 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实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 , 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股无视权贵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选自《 闽南日报》,有删改)阅读第①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 (请用原文回答)(2分)
请根据②一④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答出4 个即可)
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文中划线两句请你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A.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B.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
我选句
赏析本文写作的对象是木棉,第2段中提及茅盾笔下的“白杨树”与鲁迅笔下的“枣树”有什么作用?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不超过80字,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16分)
西南为何如此干旱
①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②据有关专家称,此次西南气象干旱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③持续时间长。2009年9月中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已持续5个月。在这次干旱中,云南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84天,贵州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50天,平均达到历史同期最多;广西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32天,为历史第二多;四川出现重旱以上程度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25天,为历史第七多。
④影响范围广、程度重。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2010年1月,云南省达到重旱以上级别气象干旱的县数百分比一度达到85%,3月,贵州省重旱县数百分比也达到了81%。
⑤灾害影响重。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气象干旱已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干旱导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甘蔗明显减产,冬小麦的减产趋势已成定局。土壤缺墒以及江河塘库蓄水不足,对春播以及作物后期生长影响较大。
⑥哪些因素导致西南气象干旱如此严重?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去年秋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上空的气压场持续偏强,其南侧的印缅槽活动长时间明显偏弱,使得形成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印度洋暖湿水汽输送特别弱。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很难渗透到云贵高原腹地。这就导致我国西南地区冷暖空气很难交汇,降水持续偏少。2009年9月以来,云南等西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偏早,再加上秋季后气温又长期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造成气象干旱持续发展。文章思路是:先写灾难概况,再写 ____ ,后写 __。从全文来看本文是一篇 ___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____顺序。
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划线词能删除吗?为什么?
哪些因素导致西南气象干旱如此严重?请概括作答。
面对西南旱灾,知名作家韩寒认为国人对西南人民最好的帮助是“监督好政府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舆论的作用”,而不是捐助。网民议论纷纷,你怎么看待他的这一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