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个主张相近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
[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这主要表明
A.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
B.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
C.文化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
D.国家控制不利于电视工业的发展 |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
B.三角贸易的形成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以下哪种理解最为合理:
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
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
17世纪,一位西班牙人在日记中写道:“西班牙人在经过漫长而危险的长期航行之后从西印度群岛运来的一切,他们以鲜血和努力获得的一切,外国人轻易、舒适地夺走了,运回到自己的祖国。”产生该情况的根源是西班牙
A.金银财富没转化为商业和生产资本 | B.价格革命引起金银贬值和物价上涨 |
C.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产生 | D.股份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