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 A.法家、道家、儒家 | B.道家、儒家、法家 |
| C.墨家、法家、道家 | D.儒家、法家、墨家 |
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面对重大牺牲,中国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 C.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
|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
| 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
|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
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
| 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
| 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 |
| 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 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 |
19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七君子”系爱国热情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这反映出()
| 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
| 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 |
| 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
| D.李宗仁等主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
某份报纸在发刊词中宣布自己的任务是:“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这份报纸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报》 |
| B.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 |
| C.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 |
| D.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