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柏拉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教师并收徒讲学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包括
①都有强烈的求知欲 ②都促进了古典哲学的发展 ③都反对创立学园 ④都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是柏拉图最著名的弟子
B.创立了影响深远的逻辑学
C.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
D.被誉为“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大前提: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东西方的先哲。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结论:孔子也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上述推断

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