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A.两个德国出现 | B.两德统一在望 |
C.两极格局形成 | D.美苏“冷战结束” |
《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
《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大唐六典》卷30)关于州士曹司士参军职掌条有云:“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此史料反映出唐朝时
A.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 |
B.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 |
C.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 |
D.私营矿业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的类型为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42、7、5、2 | B.7、42、5、2 |
C.5、7、42、2 | D.2、5、7、42 |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另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
年份 |
锑 |
锡 |
||||
生产量 |
输出量 |
输出占生产百分比 |
生产量 |
输出量 |
输出占生产百分比 |
|
1933 |
11290 |
11170 |
98.9 |
8492 |
9611 |
113.2 |
1934 |
13833 |
13450 |
97.2 |
8132 |
6442 |
79.2 |
1935 |
15185 |
14186 |
93.4 |
11009 |
9180 |
83.3 |
1936 |
14338 |
13168 |
91.8 |
12954 |
11260 |
86.9 |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矿业几乎为官僚资本所垄断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的输出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的落后
D.中国近代矿业生产被外国列强全面垄断
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企业类型 |
资本总额 |
备注 |
|
1862-1894年 |
军用工业 |
5000万余两白银 |
出现企业19家 |
民用企业 |
2964万银元 |
出现企业27家 |
|
1899-1911年 |
私人资本 |
9350万银元 |
新增厂矿企业410家 |
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与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