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凝固不变 |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从植物成熟的周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轮回;从对季节更替的全程关注,到对播种与收获的适时测度……我们的先祖探索着自然运行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安排农事和生活,也创造了“春节与年”的文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这首《散步》诗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于2010年1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沈浩2004年2月从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6年间他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推动小岗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村民两次在他任期届满时要求他留任,称他是“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
B.要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
D.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
“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决定物质 | B.物质决定意识 |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 D.意识只有自觉选择性 |
2009年9月1日,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我国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由是()
①它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物质基础
②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它是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它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