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
|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
| 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
| C.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
| D.造成火山等自然灾害 |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其中西南地区最为典型。图10为岩溶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 A.沉积、抬升、侵蚀 | B.冷凝、抬升、侵蚀 |
| C.风化、侵蚀、搬运 | D.风化、侵蚀、沉积 |
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a──海浪侵蚀 | B.b──流水侵蚀 |
| C.c──风力侵蚀 | D.d──冰川侵蚀 |
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森林景观出现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
| 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
| 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
| 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
图为“我国某区域的地貌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示区域内Q P两地最大高差最接近()
| A.55 m | B.59 m | C.60 m | D.61 m |
该区域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最有可能分布在()
| A.柴达木盆地 | B.洞庭湖平原 |
| C.塔里木盆地 | D.江南丘陵 |
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 A.大气降水量增加 | B.地表径流量增加 |
| C.水汽输送量增加 | D.地下径流量增加 |
下列属于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是()
| A.伐木樵采 | B.平整土地 |
| C.修建梯田 | D.修建水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