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中甲、乙、丙、丁为赤道以北四地,回答问题。

若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年昼长变化大

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KM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必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关于四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昼夜等长
D.太平洋地区台风处于一年中较为活跃时期

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

从C地出发,依次过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
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

A.12:00 B.15:00
C.18:00 D.21:00

在某幅地图中,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1:15000000
C.1/30000000 D.

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问题。
该思想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