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不一会儿,雨停了。这倒给了我一个机会。我________拾起缝纫鸟的草窝,________观察了一番。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它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用秫秸皮编织的蝈蝈笼子。经纬交织,左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散解或变形。然而,只有一点是极为可惜的:缝纫鸟的________还没有发达到能够把这样________的杰作牢固地编结在树枝上,所以一经________,草窝便被打了下来,落得个_____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感叹句。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小麻雀
麻雀唧唧喳喳地唱,永不劳累地跳,我太喜欢它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它。
有一天,我在路上竟然捉住了一只飞得不快、逃得很慢的麻雀。我快活得不得了。
我找了根细细的麻绳,想拴住它。是缚它的腿好呢,还是系住它的翅膀?缚腿,怕伤腿;缚翅,怕伤了翅膀。最后,我还是选了第三种方案,先剪了它一些羽毛,让它暂时飞不动,可以管住它。
可是,麻雀有个倔脾气,当它做了俘虏后,就是不愿意跟人做朋友。喂它,它不吃;推它,它不动。它在装死。我还是不放心,把它关在一间四面封闭的小屋里,找了些稻草棉花,给它做被褥。
第二天,端了白米和清水,我去看望它,它已经不动了,头上还有一点血。
麻雀是个烈性子,它是撞壁而死的,它用这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来表示对我粗鲁行为的抗议。
我得到了这只小麻雀,但是我没有得到任何的快慰,它给我的,只有内疚和哀伤。
1.照样子,写词语。
唧唧喳喳地唱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太喜欢麻雀了,爱它________地唱,________地跳。
(2)“我”没有缚它腿,怕________;“我”没有系它的翅膀,怕________。但“我”还是做了傻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麻雀使出了它的________,以“撞壁而死”对“我”的________表示抗议。
3.讨论一下,面对小动物时,我们怎样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短文中“沮丧”一词的意思是( )
A.是指小声哭泣。 B.灰心失望的样子。
(2)“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 )
A.这里的“鱼”是指除了鲈鱼之外的鱼,比如:鲤鱼、带鱼、金鱼等。
B.这里的“鱼”是指比这条鲈鱼还要大、还要漂亮的鲈鱼。
C.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
D.这里的“鱼”是指美味的鲈鱼。
(3)用“____”画出父亲告诫“我”的话,并说说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课文深感悟。
“我”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但是父亲却要“我”把它放掉,是因为________。
A.鲈鱼不好吃,卖不掉,所以父亲让“我”放掉它。
B.当时没到鲈鱼的捕捞时间,留下鲈鱼是不道德的,违法的,父亲是理解孩子心情的,但道德实践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所以要把鲈鱼放回去。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道德实践是很难的,因为道德实践就需要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如果你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悟课文,根据“我”的心情变化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__________________;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________________,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___________________。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悠长的生命启示。
◆在文中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悠长的生命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
读课文,填一填。
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因为 。“我”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