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就告诉儿子和小女儿:“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自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自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是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叙说,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在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用波浪线画出短文中描写父亲表情变化的句子。
2.文中画线部分说明白杨树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以物喻人,短文中最后的大白杨和小白杨分别代表的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
童年是什么?童年是外婆的摇篮曲,是沙滩上的“城堡”,是夜晚的“萤火虫”,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当回首往事,童年仿佛是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更多收获。请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字数400字以上。
作文。
(1)看图展开想象,把故事表达完整。
(2)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
(3)字数在500以上,题目自拟。
习作。
童年生活常常给我们有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请你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把句子写具体。
()的天上飘着()的云。
()小树在()()成长。
积累运用。
(1)第二单元是一组有关的作品,读了这组课文让我们仿佛看到小英子在经历的往事,看到祖父园子里的、、、;与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一起发现了的规律。真是其乐无穷,妙趣横生。
(2)归来饱饭黄昏后,。
怪生无雨都张伞,。
最喜小儿亡赖,。
(3)“天行健,”。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名著“”;“,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写的《》;
“不积,,不积小流,。”
从荀子的这句话中你读懂了:
(4)莫等(),白了少年头,()悲切。
(5)少年()老学()成,一()光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