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也兑现了他的诺言。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使秦国统一了中国。
1.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立木为信”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回答。
(1)商鞅为什么要立木为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为什么没人出手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商鞅的目的达到了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是你收到这封信,请你写一封回信,注意写信的格式。
心领神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相信你从贾岛身上一定学到了老很多东西,把它写下来吧!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故事确实非常感人,那么你觉得应该向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学习什么?(50字以内概括)
大家一起来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领略了白石老人笔下的可爱世界之后,我们是否也发现了生活中、大自然中更多的可爱之处呢?请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所发现。下面我们来做这样一个练习——写一写“我眼中的可爱世界”。
习作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让大家敬佩的人,请你选一个人写下来。注意写的时候,突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体现你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