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会辨别,对的打“√”,错的打“×”。
(1)“人之初,性本善”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善良的。    (      )
(2)“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说对儿女只是养而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对学生光教育而不严格要求,是做老师的懈怠、懒惰。    (      )
(3)“子不学,非学宜”意思是儿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幼不学,老何为”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要问为什么?                           (      )

科目 语文   题型 判断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两组句子,在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1)盲姑娘看见贝多[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芬走进了自己的屋里。()
盲姑娘听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屋里。()
(2)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盲姑娘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是比喻句。 ()
(2)贝多芬是德国人。()
(3)贝多芬一进茅屋就为兄妹俩弹奏了一曲《月光曲》。()

在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
2.《所见》的作者是唐代的袁枚。()
3. 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意欲捕鸣蝉”。()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宋代的贾岛。()
2.《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的贾岛。()
3.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意欲捕鸣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