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台上却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12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上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1.少年头两次表演失败后表现如何?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通过对少年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顶碗少年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霍金——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儿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
1.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
2.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这句话中,“站”字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与时间
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做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piān(篇片偏)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mián(棉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晚上10点到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醒来后又继续工作。
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即使在过年过节时,鲁迅也和平日一样辛勤地工作。他常常在每一年的除夕写作,翻译,编集一年中所写的文章。如:1925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一本《华盖集》,写了1200字的《题记》;1932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南qiāng(腔强枪)北调集》,写了1000多字的《题记》;1934年的除夕夜,他翻译了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小说《少年别》,还写了译后附记;1935年的除夕,也就是鲁迅生前的最后一个除夕,他又编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除写了《序言》外,还写了长达近万字的《后记》。此外,鲁迅还常常利用每年的除夕整理日记或计划来年的工作。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miǎn(免缅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惰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1)根据拼音与文章内容,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2)第2自然段中画“______”的句子起什么作用?请在其他段落中用“”画出一句起相同作用的句子。
(2)先摘录文中鲁迅先生形容时间的一个比喻句,再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写一个关于时间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理解“逝世”一词的含义及用法,体会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不同人、不同情况的“死”有着不同的说法。请试着完成下列填空。
①___________称为“牺牲”。②___________ 称为“遇难”。
③___________称为“夭折”。④___________称为“驾崩”。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已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1936年,他成为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在美国,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儿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又强烈地躁动起来:早日回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有人劝他说:“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研,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时,他已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听说钱学森要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的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1)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待遇 ( )的生活 ( )的条件
( )地躁动 ( )地说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黑暗——( )贫穷——( )动摇——( )
(3)理解“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赞颂了钱学森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打两口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六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认真读懂这段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因为居庸关___________,所以詹天佑决定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②因为八达岭____________,所以詹天佑决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两种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不同设计的,它们的好处在于__________。
(2)摘录使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呵护世界
①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A一个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B叔叔,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吓了它。”C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
②在我们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给人以关爱?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_斥责、_________怒容、_________搪塞,或是_________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③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呵护
常常
呵护
常怀
常常
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在心里怀着一股的怒气和怨恨,假若任凭这些情绪流泻感染,无疑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个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
④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能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⑤在接触那些容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请依据文中的意思,给画“______”的A句扩句。
(2)文中画“_______”B句欠妥当,你添加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______”的C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明了作者对小女孩关爱蝴蝶的看法
B.描绘了作者的心理活动
C.揭示了小女孩呵护蝴蝶的意义
D.该句赞美了小女孩对美好世界的关爱,点明了文章的题旨
(4)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入第②自然段的空缺处。
A.一声 B.一气 C.一片 D.一句
E.一遍 F.一副 G.一阵 H.一时
________斥责、________怒容、________搪塞,或是________的冲撞。
(5)结合文意,请分析加点的两个“呵护”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小心地呵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入关爱和呵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第④自然段的“□”处依次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7)第⑤自然段中的“细致”一词呼应了上文的词语________。
(8)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本文列举的两件事。(每句话不能超过7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