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八年级小陈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微生活"--今天我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住",真郁闷!玩玩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1)从法律的角度指出小陈的言行为什么是错误的。
"微调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网购商品在七天内可无理由退货.但据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规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货遭到商家拒绝后,只有37.53%的人选择维权,其余的62.47%选择沉默.
(2)该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写出两种即可)
"微新闻"--今年4月,段某因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迭,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3)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对人们有何警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沈阳卷)】(11 分)行法治之路
【科学立法】(1)下面是小美所在班级黑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内容
教材观点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立法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立法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各答出一点即可。)
【公正司法】2014年底,江苏省泰州市6家企业因违法倾倒废酸污染长江支流,被法院判决赔偿 1.6 亿元,用于环境修复。
(2)两位同学就此材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补充完整。
小美:这体现了 的基本国策。
小明:这体现了法律① 的特征。
【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两幅漫画: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上面两幅漫画进行分析。 (4 分)
漫画一:
漫画二: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共5分)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11 分)行法治之路
【科学立法】(1)下面是小美所在班级黑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内容
教材观点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立法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立法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各答出一点即可。)
【公正司法】2014年底,江苏省泰州市6家企业因违法倾倒废酸污染长江支流,被法院判决赔偿 1.6 亿元,用于环境修复。
(2)两位同学就此材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补充完整。
小美:这体现了 的基本国策。
小明:这体现了法律① 的特征。
【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两幅漫画: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上面两幅漫画进行分析。 (4 分)
漫画一:
漫画二: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绍兴卷)】聚焦立法,感悟法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是一种理念。启蒙思想家认为:要求孤儿参加强制劳动的法律是不正义的。习近平指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指保护某些部门利益的倾向)、争权诿责(争权夺利,推脱责任)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1)联系上述材料,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指出怎样的法律是好的法律。
法治是一种制度。《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2)《立法法》的上述规定包含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法治是一种行动。2015年5月21日,交通运输部表示,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将于今年内发布。指导意见将统筹兼顾乘客、驾驶员、企业、平台和社会等各方的利益。小王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对这个问题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3)为了让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更完善,小王可以建议爸爸怎么做。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淮安卷)】2015 年淮安开展“两为”专项整治行动,向违规决策、错误履职、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为官乱为”情形和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慵懒散拖、监管不力等“为官不为”情形果断亮剑,曝光和查处了一批“糊涂官”、“腐败官”和“混事官”、“逍遥官”。专项整治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忱欢迎和积极参与,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专项整治开启“探照灯”,编织“强电网”,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的生存空间。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生存空间的现实意义。
(2)部分同学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反应漠然,他们认为:“‘两为’专项整治行动离我们青少年生活太远,我们无需关心。”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