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1936年,他成为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在美国,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儿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又强烈地躁动起来:早日回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有人劝他说:“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研,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时,他已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听说钱学森要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的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1)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待遇    (      )的生活    (      )的条件
(      )地躁动    (      )地说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黑暗——(      )   贫穷——(      )   动摇——(      )
(3)理解“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赞颂了钱学森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忆课文,完成练习。
(1)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的伟大代表人物是()。他的人物塑像(),每一快(),每一条(),都充满了以()、()、()、()、()为标准。
(2)到19世纪中期,罗丹打破了雕塑的传统,用()的造型、()的表面,来反映雕塑本身强烈的()。他以革命性的( )打破了雕塑艺术的(),使雕塑艺术迈进现代艺术的新()。
(3)课文以“走路的人”为题,,题眼是一个()字。走,不仅是雕塑所表现 的动作,也是罗丹要借雕塑来表达的一种观念和主张—()。只要我们立志于探索创新,都能成为和罗丹一样的“走路的人”。

课文回顾。
(1)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专心地凝望着一尊雕像:

①、按原文填空。
②、这座没有手、没有头的雕像要告诉人们什么?

(2)“他就如同他的杰作《走路的人》一样,一直走着,不停地走着。”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表现了罗丹怎样的艺术追求?

阅读室
天山上的花海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映衬出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面底的小溪流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用不着离鞍,只要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心爱的鲜花。()这时并不是春天,()有哪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映衬——
矫健——
(3)用“”画出文章中的比喻句。
(4)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进行了具体描写。写塔松,写出了的特点。写野花,写出了的特点。
(5)你觉得天山美吗?美在哪里,谈谈你的感受。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远处迷迷蒙蒙,我感觉自己正站在一幅()的山水画面前□白茫茫的苍宇之间□村庄□老树□揣着袖子的独行人□都成了最美丽的()□那么多意味()的民居□廊桥□祠堂□无声地挺立在这方土地的怀抱里,无论()或()都曲线玲珑,()地把一段历史、一段辉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1)请在□填上合适的标点。
(2)请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括号里填人合适的词。
(3)这段话写了徽州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大圣驾着云,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赤脚大仙模样,前奔瑶池。不多时,直至宝阁,按住云头,轻轻移步,走入里面,只见那里——琼香缭绕,瑞霭缤纷。瑶台铺彩结,宝阁散氤氲。凤翥鸾翔形缥缈,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着九凤丹霞絜,八宝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
那里铺设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
吃勾了多时,不觉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1)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请你给文章加个恰当的标题。
(2)宝阁中的蟠桃盛会是什么样子?你能描述一下吗?


(3)“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是什么意思?

(4)蟠桃会还没开呢,大圣就大吃大喝起来,请你用“~”画出相关语句。
(5)这个大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