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为代表的科学家已认识到:温度差会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造成了太阳照射后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从而提出如下假没:地球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该假设中电流的方向是( ) (注:磁子午线是地球磁场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
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 | 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 |
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方向 | D.由赤道向两极沿磁子午线方向 |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已知m1>m2,θ1<θ2。若两物体都与三角形木块保持相对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三角形木块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
B.m1受到的摩擦力与m2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相等 |
C.三角形木块对m1的作用力一定大于它对m2的作用力 |
D.m1对三角形木块的作用力方向一定和斜面垂直 |
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拉力作用下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0- t2时间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C.0- t2时间内A质点处于超重状态
D.在t1- t2时间内质点B的机械能守恒
“月亮女神”沿距月球表面100km的轨道做匀速圆周飞行,“嫦娥一号”沿距月球表面200km的轨道做匀速圆周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女神”的周期小于“嫦娥一号”的周期 |
B.“月亮女神”的角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角速度 |
C.“月亮女神”的线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线速度 |
D.“月亮女神”的加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加速度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 |
B.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 |
C.楞次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能够成功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D.法拉第通过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小 |
B.钍核![]() ![]() ![]() |
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减小 |
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