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与I2.与两根导线垂直的同一平面内有a、b、c、d四点,a、b、c在两根导线的水平连线上且间距相等,b是两根导线连线的中点,b、d连线与两根导线连线垂直.则( )
A.I2受到的磁场力水平向左 |
B.b点磁感应强度为零 |
C.d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必定竖直向下 |
D.a点和c点的磁感应强度不可能都为零 |
在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的半径为R,若在该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出一物体,则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物体所受的其他力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相比较可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
A.该行星的密度 |
B.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
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D.该行星附近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 |
178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先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估算出地球密度的大小最接近()(地球半径R=6400km,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A.5.5×103kg/m3 | B.5.5×104kg/m3 | C.7.5×103kg/m3 | D.7.5×104kg/m3 |
2010年10月1日,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最终进入距月面h=2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
B.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
C.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
D.在嫦娥二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
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km/s |
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
C.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小于在Q点的速度 |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太阳系边缘新观测到以一个类行星天体,其直径估计在1600公里左右,有可能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天体。若万有引力常量用G表示,该行星天体的半径用r、质量用m表示,该行星天体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用R表示,太阳的质量用M表示,且把该类行星天体的轨道近似地看作圆,那么该天体运行的公转周期为(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