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014年1-8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970多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10万多人。引发就业不降反增的因素可能有(  )
①劳动合同制度的实行
②市场主体创业门槛降低
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年两会,人大代表的议案很多涉及民生问题。有网民说,作为选民,我们寄希望于我们的代言人能在大会上代表我们行使权力——实施更好的医疗保障,管好我们的“钱袋子”,希望他们能直言针砭,推动改革。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决策 ②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负责
③人大代表要认真行使提案权和决定权④选民要珍惜选举权,审慎、理性投票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2011年1月19起施行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人们俗称“新条例”),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如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新条例的出台过程和施行,表明我国政府
①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 ②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断改进 ④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北京时间3月5日23时15分,中国政府协调派出的上海航空公司包机FM608航班抵达上海虹桥机场,从马耳他接回最后一批我从利比亚撤出人员149人。至此,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圆满结束,共撤出35860人,已全部回国。 这是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此次撤侨行动得到了希腊、埃及、突尼斯、马耳他、土耳其等利比亚周边国家的协助,在中东地区也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阻碍,使得专机、轮船能够自由地进出。材料表明
①我国政府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 ②我国外交政策赢得民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③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④我国针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人民币(接近6万亿美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里程碑式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里程碑式的增长
①说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②意味着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③表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④意味着我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今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广东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达200万。常年约有1200万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人口大省、民工大省安徽,也出现了“用工荒”。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全国普遍现象,“民工荒”的连年出现意味着我国
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是大势所趋。 ②经济发展速度必将放缓
③处于制造业低端的劳动力成本将上升④经济发展的质量必将提高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